发新贴回复
返回列表1

查看:63940     * 贴子主题:任意≥6的偶数:N=P’+P’

帅哥:枫叶634



积分:3048
注册:2015-03-30
沟通:
Post By:2018/1/26 18:33:48
[size=6][color=#333333]  任意≥6的偶数:N=P’+P’’
17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写给着名数学家欧拉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两个大胆的猜想:
一、任何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质数之和;
二、任何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质数之和。
这就是数学史上着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显然,第二个猜想是第一个猜想的推论。因此,只需在两个猜想中证明一个就足够了。
同年6月30日,欧拉在给哥德巴赫的回信中,明确表示他深信哥德巴赫的这两个猜想都是正确的定理,
但是欧拉当时还无法给出证明。
由于欧拉是当时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他对哥德巴赫猜想的信心,影响到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数学界。从那以后,许多数学家都跃跃欲试,甚至一生都致力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可是直到19世纪末,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也没有任何进展。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难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有的数学家把哥德巴赫猜想比喻为“数学王冠上的明珠”。
我们从6=3+3、8=3+5、10=5+5、……、100=3+97=11+89=17+83、……这些具体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哥德巴赫猜想都是成立的。
有人甚至逐一验证了3300万以内的所有偶数,竟然没有一个不符合哥德巴赫猜想的。20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学家们发现哥德巴赫猜想对于更大的数依然成立。

可是自然数是无限的,
谁知道会不会在某一个足够大的偶数上,突然出现哥德巴赫猜想的反例呢?
于是人们逐步改变了探究问题的方式。 1900年,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国际数学会议上把“哥德巴赫猜想”列为23个数学难题之一。此后,20世纪的数学家们在世界范围内“联手”进攻“哥德巴赫猜想”堡垒,终于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20世纪的数学家们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筛法、圆法、密率法和三角和法等等高深的数学方法。解决这个猜想的思路,就像“缩小包围圈”一样,逐步逼近最后的结果。(以上节选网络).
21世纪的今天我们终于给出了证明!
作者历经35个春秋,开发出了研究哥猜的哥德巴赫数表格,并发现了哥德巴赫数公式,深入浅出的给出了哥猜的定性证明。通过哥德巴赫偶数公式进一步验证了哥猜的成立,给出了相互矛盾的事物有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本文值得乐意探讨自然的学者一读。
2018.01.01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N=P’+P’’
作者姓名:崔坤 作者单位:即墨市瑞达包装辅料厂
E-mail:
摘要:
定理A:每一个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素数之和。
简言:N=P′+P"
定理B: 每一个大于等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素数之和。
简言:Q=P1+P2+P3
关键词:
哥德尔定理、波特兰-切比雪夫定理、哥德巴赫数公式、哥德巴赫偶数公式
中图分类号:0156.1
(一)在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
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哥德巴赫猜想)(数学猜想)
(二):给出证明的思路是:每一个的问题是哥猜的核心问题,作者就是围绕这个问题给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运用双记法给出的证明。现代数学约定3是最小奇素数。

理论基础:
1、建立一个完整的闭合系统,即上下互逆等差数列。
2、运用哥德尔定理否定哥德巴赫数为零的协调性不存在。
3、运用波特兰-切比雪夫定理给出哥德巴赫数为零的偶数不存在。
4、运用通项的定义给出每一个的回答。
5、运用极限给出偶数趋向于无穷大时,哥德巴赫数为无穷大。
定理A:每一个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素数之和。
简言:N=P′+P"
证明:
符号的约定
约定:哥德巴赫数表格是一个图表。
约定:哥德巴赫数公式是由哥德巴赫数表格中的各项元素关系推导而来的方程式。
约定:D(N)表示哥德巴赫数表格中奇素数对个数的符号。
约定:C(N)表示哥德巴赫数表格中奇合数对个数的符号。
约定: π(N-3)表示不超过(N-3)的素数的个数。
约定:W(N)是哥德巴赫数表格中奇合数与奇素数成对个数的符号。
约定:M(N)是哥德巴赫数表格中奇素数与奇合数成对个数的符号。

为了找到每一个的问题,根据偶数N=2n+4是关于自然数n的函数,首先,构造哥德巴赫数表格,哥德巴赫数表格所对应偶数N的等差数列通项是an=2n+4。
哥德巴赫数表格中的上筛A:
是首项为3,公差为2,末项是奇数(2n+1)的递增等差数列。
哥德巴赫数表格中的下筛B:
是首项为奇数(2n+1),公差为-2,末项是3的递减等差数列。
通过A、B上下2筛获得:
哥德巴赫数表格如下,共有6列:
第一列:偶数N= an=2n+4
第二列:哥德巴赫数的个数D(N),
第三列:奇合数对的个数C(N)
第四列:奇数对的实例,
第五列:奇数对的个数n,
第六列:不超过N-3的奇素数个数 π(N-3)-1

[/color][/size]
[size=6][color=#333333]            [/color][/size]                          D(N)=C(N)+2π(N-3)-N/2
以n为变量的公式:
D(2n+4)=C(2n+4)-n+2π(2n+1)-2
当n→+∞时,等式极限运算:
limD(2n+4)
n→+∞
=lim[C(2n+4)-n]+lim[2π(2n+1)-2]
n→+∞ n→+∞
根据x→+∞, limπ(x)/x=0得:
x→+∞
当n→+∞时,
lim[C(2n+4)-n]=lim(n-n)=0
n→+∞ n→+∞
而lim[2π(2n+1)-2]=+∞
n→+∞
故:当n→+∞时,
limD(2n+4)=0+∞= +∞
n→+∞
limD(2n+4)=+∞
n→+∞

故:偶数趋向于无穷大时,哥德巴赫数无穷大

证毕
2017-10-23-7-18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1
Powered by ShuzirenCms © 2003-2024 Shuzi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1212 second(s)